从公元前651年开始流亡,直到公元前636年回国继位,重耳经历了许多波折。然而,在这段艰难的旅程中,他一直有许多重要人物在他身边,如赵衰、狐偃、介子推、先轸和狐毛等。那么,为什么这些人一直愿意跟随重耳,支持他呢?
首先,原因很简单: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未来,也是为了家族的前途。在晋献公去世后,晋国的继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。如果国家形势稳定,晋献公生前指定的继承人自然会继位。但事实上,晋国的两位年幼君主相继去世,导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。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下,各大家族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选择题,那就是如何站队。
在权力斗争的背景下,站队成了所有家族的首要任务。无论是谁继位,都必须考虑到这些家族的既得利益。可以说,家族之间的斗争就像逆水行舟,若你不站队,那么其他家族一旦成功,势力就会压过你的家族。因此,选择一个可靠的支持对象变得至关重要,而每个家族内部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意见。有些人与夷吾关系好,可能会选择支持夷吾;有些人则看重重耳,愿意帮他一把。
展开剩余66%这种分散投资的策略,表面看似是在为家族的未来保留多条路,但对个人来说,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决定。比如,赵家有两个代表:赵大和赵二。赵大支持重耳,而赵二则支持夷吾。无论哪位最终继位,赵家都不会受到冷落。但对于赵大和赵二来说,选择支持的对象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命运。如果赵大被捉回晋国,而夷吾已经登上了王位,他会如何选择?如果归顺夷吾,他将失去重耳可能带来的支持;但如果不归顺,又很难预料夷吾会如何对待他。因此,赵家和其他支持重耳的人,都知道自己押注的不是一个小赌注。
当重耳流亡到齐国时,他因疲惫一度想放弃,打算在齐国安稳度日。然而,他的手下却紧急劝说他:“您是有伟大抱负的人,怎能因为一时安逸而放弃呢?”甚至重耳的妻子也表示,他应当带领众人建立伟大事业,而不是因她而停下脚步。虽然这些话是否真心,但也反映出重耳身边有着一群充满热情的追随者,始终不离不弃。正因为这些人的坚定,重耳才最终能够成功。
回顾整个历史,许多人认为重耳成功的关键,正是这群忠诚追随者的坚定支持。而事实上,追随重耳的人和支持夷吾的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夷吾和重耳的竞争中,夷吾在最初确实领先,率先回国继位。然而,这一过程并不简单。虽然历史书上提到夷吾与秦国私下签订了不利的条约,重耳对此嗤之以鼻,但这并没有改变夷吾在当时的先发优势。夷吾也确实利用了自己的权力,打压了重耳的势力,甚至通过一系列手段迅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。
但为什么夷吾在位时,晋国没有崛起,反而被秦国压制呢?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夷吾执政期间,晋国依然存在权力分散的问题。虽然他尽力团结各大权贵,但由于无法消除分歧,国家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。而重耳则不同,他手下的力量十分集中,且有了一群忠诚的支持者,大家心往一处想,力往一处使。
总的来说,重耳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魅力的问题,更多是因为他能够团结周围的力量,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比夷吾更为强大的政治手腕。在重耳成功上位后,晋国终于能够稳定下来,重新出发,展开新的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升富配资-现货配资网-用杠杆炒股-官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